array(18) { ["id"]=> string(2) "24" ["name"]=> string(12) "行业动态" ["ename"]=> string(13) "xingyedongtai" ["catpic"]=> string(0) "" ["pid"]=> string(2) "13" ["modelid"]=> string(1) "1" ["type"]=> string(1) "0" ["seotitle"]=> string(0) "" ["keywords"]=> string(0) "" ["description"]=> string(0) "" ["template_category"]=> string(0) "" ["template_list"]=> string(18) "List_newslist.html" ["template_show"]=> string(17) "Show_newscon.html" ["status"]=> string(1) "1" ["sort"]=> string(1) "1" ["modelname"]=> string(12) "文章模型" ["tablename"]=> string(7) "article" ["url"]=> string(23) "/List/index/cid/24.html" }
string(2) "13"
公司新闻行业动态

奇了!上海85岁老建筑长198只“脚”,悄悄在闹市区走了61.7米

2020-10-29 142 字号    

老房子也能像人一样左右脚“齐步走”?

在上海就发生了这样一幕▽▽▽

10月15日13时30分左右,位于黄浦区的85岁高龄建筑,完成最后的“搬家”之旅,宣告18天高难度“行走”顺利完成,并打破了三项上海建筑位移纪录。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这座老房子建于1935年,最初名为喇格纳小学。它虽然历经多次改名,但一直作为学校校舍使用,使用期长达70多年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因此被列入黄浦区文物保护点。

1.jpg

如今因地块规划需要,为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建设让步,经过专家评估,老房需要进行位移保护。

2.jpg

近年来,或出于城市发展需要,或出于建筑保护需要,把老建筑进行位移的案例不在少数。

比如,2018年“跳着华尔兹转圈”的海南路84号花园洋房,就属于沪上最复杂的位移项目。但在施工方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副总裁花力看来,“喇格纳小学旧址”位移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更大。原因就在于它的独特形态。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“喇格纳小学旧址”总体呈“T”字型,总进深约62米,总重约7600吨。由于建筑属于不规则建筑,和方方正正的传统建筑相比,受力不均匀,如果采用传统的“拖车式”或“轨道式”位移办法,很难完成行走。

3.jpg

经过技术团队多番讨论,最终采用了工艺成熟可靠、风险可控的步履式行走器平移装置,原址提升70厘米后,一次旋转平移到位。这就相当于,把老房子装上198只“脚”,像人走路一样,左右脚齐步走,由此完成从原址向西北方向弧线形一次旋转平移61.7米,整体旋转20.97°,顺利“走”到了“新家”。

如此高难度的“行走”,在位移过程无人化操作,既提升了速度,还节约了人力,又保证了平移的安全性。而且相比常规的拖车平移方案,安全性更高且造价更低。同时,创下了三个“第一”,即:

  • 上海首次采用国内最大的步履行走器平移保护建筑;

  • 上海首栋弧线形一次旋转到位的大角度平移工程;

  • 上海首栋不规则结构保护建筑平移工程。

据不完全统计,上海已有近十处建筑在保护性平移中创下纪录:

上海“首移”

1993年,坐落于中山东一路和延安东路口的“外滩天文台”,建于1844年,最初是一座气象信号台。配合外滩二期改造工程,塔楼整体平移22.4米。这是上海第一个平移的老建筑。

4.jpg

上海外滩天文台

中国首个古寺“移动”

2017年,百年古寺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向北整体平移30.66米,并抬高1.05米,腾出公共活动空间。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古寺庙大殿平移工程,内部佛像及文物同步完成平移。

5.jpg

平移中的玉佛寺大雄宝殿

上海首个百年民居“移动”

2016年,位于上海老城厢花衣街116号的民居“沈宅”被旋转90°,再平移百米。

上海建筑体量最大的“移动”

2013年,建于1935年的梅林正广和大楼开始平移。该大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,向西整体平移5.388米,向北平移33.258米,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。这是上海体量最大的历史建筑平移工程。

6.jpg

施工人员正在为梅林正广和大楼平移做最后的准备工作

中国抬升最高的“移动”

2003年,为了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宽建设,重达5800吨的上海音乐厅被整体平移66.46米。整体被抬升3.38米,彼时在中国建筑史上还属首次。

7.jpg

平移后完整“露脸”的上海音乐厅

上海距离最长的“移动”

2001年,静安规划开发商业广场,80多年的刘长胜故居被保护性平移133米,分两次完成。第一次,采用转角平移法,只用了30多个小时就完成了33米的平移。二期工程又移动了100米。

8.jpg

整体平移后的“刘长胜故居”

上海最老建筑的“移动”

1998年,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四明公所整体平移了23米,西侧用新设计建造的屏风玻璃跟相接的中国人寿大厦高楼相隔离。





下一条

最后一篇

2020-10-29